2011年10月19日星期三

冷漠是怎样炼成的

10月13日,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车撞后遭到碾压,十余名路人目击却无人救援,最后只有拾荒阿姨陈贤妹将孩子救起。路人的冷漠又一次成为了争议焦点,抛开法律、急救常识以及道德的问题不谈,为何路人连一个120救助电话都不打?我们试图通过一系列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来解读,人们的这种冷漠是怎样炼成的。

权威效应:让人类学会“明哲保身”

所谓“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理论上原本指的是一个人因为地位高,有威信,那他的行为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权威效应”普遍存在,其实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所以一旦权威认定了某件事,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就往往成了人们处理类似事件的参考标准。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有负面的权威效应,这种效应可被视为一种经验,这些都会在人的经验中留下痕迹,影响之后的行为。像在此前发生在2006年因为扶起被撞到的老人却被判罚13.6万元(最终赔付4万元)的“彭宇案”以及2009年天津车主许云鹤扶起倒地老人反被诬陷赔付10万元的事件,这些作为一种负面的“权威效应”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让人们在救人之前先考虑明哲保身。

这也是美国加州对2004年万圣节发生的好人救助车祸者反被起诉一事之后,在2009年6月25日,加州议会以75:0票通过“好心人免责条例”。这一保护做好事者的法律,目的就是破除负面的“做了好事不至于反而惹麻烦上身或被告上法庭”的“权威效应”。

自我中心性:人类的行为的第一出发点

人类是社会性的生物,其所生活的环境,所交往的人都会对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便是一种暂时氛围,也能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意料之外的巨大作用。人类心理一方面依存于群体,另一方面又极其在意自己的利益,看似十分矛盾。但人类对群体的依存,正式为了更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安全和利益,这一点在进化的角度无可厚非。

大多数人类的心理中都有一个“自我中心性”,对于人性在“好撒马利亚人”的故事中可窥探一斑:一个犹太人被强盗打劫而身受重伤、躺在路边,有祭司和利未人路过却不闻不问,惟有一个过路的撒玛利亚人不顾隔阂,动了善心帮助了他,故事借以表明鉴别人的标准是“人心”而非“身份”。这种好心人是指既没有法定义务也没有约定义务,而是出于内心的道德要求无偿对他人进行帮助或救助的人。

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C•丹尼尔•巴特森(C. Daniel Batson)基于这个故事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的受试者是一组神学院学生,其中的一半给予“好撒马利亚人”的故事并要求他们在另一所神学院里布道,另一半则要求在同一地点对就业机会的问题进行布道。作为额外的变量参照,受试者被要求在不同的时间内到达布道的地点,因此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可能在路上会显得匆忙。同时,在到达指定地点的途中,受试者将会经过一个事先安排好的瘫倒在小巷中的路人,这个人看上去急需帮助。

实验结果证明,相比那些准备演讲就业机会问题的学生,被给予“好撒马利亚人”故事的学生并没有因为寓言的教育意义而更多地伸出援手。真正起作用的因素竟然是他们在路上究竟有多匆忙。如果时间紧迫,仅有10%的学生会停下来提供援助,即使他们即将布道的话题是停下来给予援助是多么地重要。由此可见,人们对路人的关注远不及对自己是否守时的担忧,人性的弱点在现实和实验的检验下,显露无疑。[详细]

责任分散:产生“我没救总会有人救”的心理

“责任分散”是一种由于有他人在场,个体处于一种匿名化的状态,而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的想象,即当大家都认为“虽然我没去救,但总有其他人会救”,“就算我现在不救,后面总有人会救的”。这种“责任分散”普遍的存在于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

美国的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针对此特别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四对一的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并利用对讲机通话。他们要研究的是: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所作出的选择。事后的统计显示:在一对一通话的那些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4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些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详细]

从众效应:让人类更倾向于服从大多数

从众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常被称为“羊群效应”。人们会简单追随大众所同意的,而不去思考事件的意义。如果多数人认可的,即使是错误的,我们也会很容易的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从众效应给人的压力,不仅仅会在人群中产生,对于习惯了从众的人,还会形成一种心理模式,即使在单独行动时,仍然会按既有的模式去做。在小悦悦出事后,有十几个路人依次经过但都没有对其进行救助也并未打电话报警,尽管这一行为是陆续发生的,并非属于围观而产生的但也是一种从众行为,这种心理也许源自“别人都没做我也不会做”;或者就像在1964年美国纽约昆士镇的克尤公园谋杀案一样,围观者事后认为“别人已经报警了”。从这一层面来看,依次经过的路人反应的是一种错误的从众效应。[详细]

破窗效应:恶会在人群中传染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曾提出一个“破窗效应”,其核心意思是:若一幢建筑物被打破了一块窗玻璃,且没有及时更换维修玻璃,那么路过这幢建筑物的人们就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去打烂更多的窗玻璃。如果这些破窗户仍旧得不到及时维修,那么还会继续产生其他破坏行为。

对于这个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的菲利普·津巴多教授(他曾进行过臭名昭著的“监狱试验”)用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进行了证明。津巴多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停在了社会底层聚居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另一辆停在了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车不仅敞开了顶棚,而且摘掉了车牌,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在帕洛阿尔托的这辆,停放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津巴多干脆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数个小时,它就被偷走了。

“破窗理论”背后的深层原因并非是纽约的居民比帕洛阿尔托人更冷漠,而是这种冷漠在开了一个头之后,在群体中产生了传染。小悦悦两度被汽车碾压,经过的18个路人并没有对其进行救助,也正是验证了“恶”或者说“冷漠”在人群中的传染。

2011年4月28日星期四

两国友好胜于一切

中国温家宝总理带着118名中国官员访问马来西亚,受到了马来西亚政府以及人民的热情欢迎。

中马两国一直都是友好邦交,建交37年来,无论在贸易上,还是其它领域都有互利合作。马来西亚自2008年起连续三年成为中国在东盟国家中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两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2010年,中马双边贸易额达到742亿美元,同比增长42.8%。两国在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全面深入,中马互为对方主要旅游客源市场,每年两国人员往来超过200万人次,互派留学生达1.6万人。

马来西亚有着25%的华裔,是全世界除了中国唯一一个保留华人文化最多的一个国家。华裔在马来西亚这个美丽的国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已成为马来西亚发展的主力军。华裔在马来西亚多为经商者,如今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并且近二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如今已列为世界经济大国,也因为这样,两国的友好邦交应是中马两国人民之福,更是马来西亚华裔之福。

温总本届的来访,促进两国传统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福音,中国人民从此可以在本国吃到马来西亚的榴梿,马来西亚人民也多了一条榴梿销售通道以及其它互认两国大学学历,投资等。此次访问愉快圆满结束了,其中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如温总在马来西亚最有名的学府马大演讲时,有媒体报道其提问者被内定了,其问题也是事先写好的,其中有一个学生多次想提问,温总已经做出邀请他提问的手势,却被校长阻止了,媒体分析其原因是大马政府担心学生向温总提出如“六四”“刘晓波”“艾末末”等敏感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中国非常受人民的尊敬与爱戴,是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的总理,德才兼备,德高望重,曾在访问国外时,被一激进份丢过鞋子,绝对不会害怕被问几个所谓的敏感问题。大概是大马政府担心给本次访问带来不愉快的气氛吧。

来者是客,我们都需以礼相待,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何况是一个大国的贵宾来访呢?至于中文欢迎词出错事件,未出现在中国任何网络上,温总是一个非常大度的总理。

2011年4月18日星期一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本届砂州州选,反风大起,如同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无论首相,副首相以及国阵数部长东渡,发放无数选前糖果,但仍然不起任何作用,反而增加了人民特别是华裔的厌恶情绪,最终人民义无反顾地将人X党给"埋"了,其实人民更想“埋”的是白毛。

白毛不仅未被“埋,而且轻轻松松就在他的选区胜出了,连夜连任砂州首长,获得了新任太太的热情拥抱。让选民特别是华裔选民气得咬压切齿,事已至此,怎办呢,唯独等到下届国选,再来“拔毛”。

现在除了砂州人民急不可待地想将“白毛”拔掉,另有一人更为急切地想将这个砂州“土皇帝”赶下台,这个人是谁呢?当然就是首相了。

本届砂州州选,首相连每周的内阁会议都不开了,带着一大帮部长,高官,并且没有携带美艳无双的太太,耐住寂寞,马不停啼地到砂州各大城市与选民近距离地沟通,亲切地问候,虔诚地拜票,低调地“威胁”.....但仍然被行动党以“白毛不倒,人民吃草”深入砂州人民的心声的口号以四两驳千力之术给扳倒了,逼得他无计可施,只能当众宣布“白毛”选后会退位,并且确定以及肯定会退位。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中华五千年有皇帝时的君臣相处之道。但这句话就无法用到首相与白毛之间。白毛坐拥砂州江山三十年,其资产财富遍布全世界,为之两面插刀的忍士成千上万,又岂是短短上位两三年,丑闻緾身的首相所比?

砂州虽然属于大马,首相也提出了“SADU MALAYSIA"的口号,但在法律,法规上,却宛如一个“小国”,例如拥有大马的签证,却只能在砂州停留一个月,反之如拥有砂州的签证,却能在其它州停留直至签证到期日。

全马十三州,民联已执政五州(其中霹雳州被行动党一只青蛙一跳给跳没了),剩下的八个州反风在徐徐地吹过人民的面孔,随时有可能变成龙卷风,反观砂州,虽然反风四起,但一般都锁定在城市华裔区,郊区的土著以及马来同胞仍然视死支持白毛。因此目前砂州仍然是国阵的堡垒区。在这种情况下,首相怎敢逼”白毛"下台,人家前妻子过世,新妻子入门时,首相可都是一路风尘仆仆去安慰及祝福.....

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白毛自已不愿下台,你首相奈他何?凯里逼你关他鸟事?最多不就是让《前铎报》此类的媒体出来射影一下,暗示一下....白毛不闻不问,不理不睬,继续爱他的江山又爱他的美人。

当然最后得恭喜一下民联了,特别是砂行动党,还可以继续拔毛。。。。听人民讲白毛得癌症了(不知是真是假)但愿是假的,首先是因为我希望每个人都能长命百岁,其次是因为他的存在加剧了巫统与土保堂的矛盾,加剧了首相与一些对他的位子虎视旦旦的人之间的摩擦,加剧了人民对国阵的怒火,同时促进了砂州两线制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砂州的发展。

2011年4月16日星期六

权力也是一种责任

昨晚十五支火箭,其中十二支升空了,这不仅仅是火箭的胜利,也是砂州人民的胜利。

火箭在砂州一路走来,都是非常辛苦,曾几何时,他们受人嘲笑,数次败北,其中如黄培根,房保德...但他们越战越勇,这次终于赢了,恭喜及祝福他们。

火箭有今天在砂州的成绩,一方面由于人X党这些年来的不思进取,软弱无能,贪污腐败以及金钱政冶,朋党政冶,让华人积累了几十年的怒火在这一次火箭的引导下彻底地释放出来了。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砂州的人民这次是不想在沉默中灭亡,因此在沉默中爆发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毛泽东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砂州将来一定会在这星星之火,十二支火箭的带领下,执政整个砂州。

从这次的火箭大胜,是否让人联党以及国阵有了新的认识,是否认识到人民的怒火,是否认识到人民不是那么好骗的,是否认识到这些年执政的不足,是否聆听到人民急切需要改变的心声?如果有认识到,有聆听到,然后有改变,那也是人民之福,只是这只苹果太烂了,要想让它重生,大概有点天方夜谭了。

火箭在砂州升空了十二支,他们是数万砂州人民的希望,希望能够带领他们改变,带领他们过上平等,公正,和平,幸福的生活。权力也是一种责任,是数万砂州人民赋予代议士的责任。在此希望十二支火箭能够实现自已在选举期间对人民的承诺,当官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荣华富贵,那太没境界了,也太没意义了。人活在世上,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等自已老了,慢慢地回想起来,觉得自已没有虚度年华,对得起自已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的成功。